但照二弟媳那样的性子,这事是拦不住的。
十五那晚,娘和他媳妇劝说回来后,道人定要和离,但可以答应不将那外室的事说出去。
对外,两人只是因感情不合而和离。
这缘由说出去,只怕要惊吓整个京城贵门,没听说哪家夫妻是因这个由头和离的。
日子再是过不下去,无论家族争斗婆媳磋磨,还是为了妾室或外头哪个莺莺燕燕,也得为了孩子,为了两家联盟的利益,硬着头皮过。久而久之,几十年过去,都老了,折腾不动,也就安息了。
望着膝下的子子孙孙,笑着感慨或是埋怨一两句,一生就那样过去了。
但这由头按到二弟和二弟媳身上,似乎说得过去。毕竟当年两人要成婚,也够让人吃惊。
只是……
“他是疑女儿不可能无缘无故要和离,当下那边怕是在搜查,就连你二嫂也被孔夫人亲自接回孔家,怕是盘问起来了。不过父亲已在考虑应允和离,想来她不会泄露。”
这外室的事要传出去,足以丢尽公府卫家的脸面,父亲忙碌大半生,绝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。卫远心里清楚。
如今淮安那边早让人去抹公案,卫度当时消除俞花黛在名册上的踪迹,是以病故之由,如此也方便处理人,现下京城这边凡关那个外室的痕迹,全都抹杀干净,孔光维想查,哪里能查得出来。
卫陵闻言,不由想起前世这桩外室之祸,并非如此简单。
前世事发时,应在六月初,而非上元。
说起事发的起因,便让人觉得几分可笑。一个官员夫人为了追查丈夫在外养的女人,结果发现卫度和俞花黛,惊骇之下,赶紧回家告知属六皇子一党的丈夫。
之后,就是俞花黛消失。
父亲发觉此事时,同样怒打了卫度一顿,极快派人去找外室,要处理干净。
而与此同时,俞花黛再次出现,便要报案,说镇国公府要谋害她,紧跟着说出当年卫度隐瞒官差,强逼她做外室,甚至拿出其父亲遗留的残本,说卫度纠集官员谋害良臣,自己的父亲是无辜被害。
孔光维率先上折问罪卫度,接着以温甫正为领头的六皇子一党官员开始大肆弹劾。
皇帝下旨令三司重查当年旧案,俞花黛被关押刑部受审,却中毒而亡。
适时太子老师,也曾是卫度老师的刑部尚书卢冰壶,被牵扯进来。
嫌犯中毒一事系他营私舞弊。
一个小小的外室,最后牵连甚广。
卫度被夺职,孔采芙与之和离,太子一党失去孔家的支持。
刑部尚书卢冰壶被贬谪出京,内阁重组,翰林学士姜复代其入阁,成为阁臣。
六皇子一党大胜,在皇帝的暗许下,年满十六岁的六皇子,不必按制远走京城,封王就藩,继续住在皇宫。一时太子一党不敢多动。